笔记。。。没有华丽的辞藻,生动的解说,专业的配图;都是一些随时想到的和比较简单的理论。。。

为什么界面一定要堆满按钮?

产品经理希望用户在界面中做事情ABC,用户可能会想做ACDE,于是ABCDE都堆砌在界面上。在pc端也许问题不大,在移动端就问题大,平台的局限、使用场景的特点决定了,减少信息量、引导用户使用已经是常识。设计师容易被界面线框图框住,结果界面就过于复杂了。

那么怎么解决这问题?


方法一:用流程去组织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心理细节,以让信息重要次要可以动态展示。(希望我有描述清楚。)

界面中控件和元素的出现,是需要在合适的时机的,没有意义的出现就不要出现干扰用户。

时机是:运营游戏那样,不会一进游戏就给出所有功能入口,到一定等级才解锁,等级就是使用时间,给用户时间去了解学习。反过来一开始就给所有入口,不单学习成本高,也会造成用户根本不会去用,例如付费:我都没了解就要我给钱,开玩笑。所以时机就是在合适的时间点给用户需要的信息。

当我们把用户使用流程理清,什么时机适合出现什么功能、信息就非常清晰。

流程我们见的多了:点击封面进入直播间 - 看直播 - 和主播互动 - 关注主播 - 送礼物(到这里就完成收入目的)

但是,这是个大的流程,每个步骤中用户的使用心理更重要。

(图解)

我们先看前面三步,对用户来说,流程可能是这样的:点击封面人物 - 进入她的直播 - 看她的直播内容 - 尝试和主播互动 - ...

(图解)

每个点的需求:点击封面(看到感兴趣的主播或内容) - 进入她的直播(看到和封面对应的内容,确定没进错房间) - 看她的直播内容(排除干扰看内容) - 尝试和主播互动(输入或送礼流程) - ...

(图解)

再细化:点击封面后确认封面内容和主播信息无误开始了解内容(刚进入直播,和封面对应的信息有一定作用,当开始观看视频时无用) - 专心看直播和互动内容(进入看的过程,任何除了直播、互动的信息,都无用) - 尝试和主播互动(互动信息和控件、送礼信息和控件有用,其他无用)

还可以再细化,因为用户在一个界面的需求是不会停滞的,随着使用一直变化的。每个操作都可以带来变化。同样心理也跟着变化。

再举一个例子:web端进入某图片新闻里,看图 - 看字 - 可能会对比看 - 离开。

所以进入时候,以图片为主; - 用户看文字的时候以鼠标经过文字、滚轮滚动作为判断,优化文字阅读体验,文字内容可以放大; - 对比看时以鼠标移动到图片为判断等; - 离开。

(看完标题看内容,看标题的需求就弱,看内容的需求高。看完图片看文字,看图片的需求也变弱,文字需求高;根据这种观看过程的需求变化,去调整和优化界面的信息展示,就能很好提高体验)

(图解)

更常见的例子:iOS上的Safari。滚动内容,顶部网页会缩小,底下的功能栏会消失;因为滚动操作说明用户注意力放在了页面内容上,对网址和功能的需求降低。


当然这种流程的方法还涉及到另一个问题:用户画像和使用场景。

不同类型的用户在界面上需要的东西是不同的。

我们还说说刚才游戏的例子:游戏中等级=使用时间=用户分类,新手、普通用户、骨灰级用户,可以用等级来初步筛选。新手、普通用户、骨灰级用户,在游戏中的需求是不同的,在界面中需要的信息自然也是不同的。(这里只从新老用户角度来说,实际游戏用户的分类是其他角度,会更为复杂。有兴趣的自行度娘)我们的话,暂时可以初步的区分:新手、老用户、土豪老用户。(有数据基础做分析的话,可能会从其他角度,这个仅供参考)

然后根据3种用户类型,针对性的去组织流程心理。

(图解:新用户偏重浏览,需要搞笑获得他喜欢的主播;老用户偏重观看体验;土豪老用户注重互动和刷存在感;)

这种方式可以更精细化的运营我们的用户。


总结:

这个按钮放在这里更方便用户xxx,其实这是伪命题。

不要仅仅为了方便用户!

在没有用户使用场景和流程分析的情况下做的主观判断,都是耍流氓!

我想起第一次做app的时候,总是觉得每个页面都需要放个回到首页的按钮。这是非常愚蠢的做法。


方法二:常见的信息分类方式梳理界面上的控件、元素。

按一定逻辑对所有控件进行分类,如

doit:优先显示聚焦类,然后是用户自定的分类,然后是其他。

花瓣:①只显示最主要功能,其他进行隐藏在更多里;②引导给用户的采集类型;③其他辅助的功能入口;(移动应用和采集工具,是强推的工具)


用户角度,产品最主要的功能永远是优先显示,次要的功能或辅助的功能,在主功能无法满足用户时,用户去探索可发现即可。


 
评论
热度(1)